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15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乍一看的话,既然有政府来买富裕出来的东西,那么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自然就被填上了,经济也就该正常运转了。但如果把政府人格化,会发现他所扮演的其实就是一个消费能力超强的消费者角色。工人的收入是工资,政府的收入是税收,都是记在“成本”里面的。所以前面提到的供需缺口不断拉大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解决,唯一不同的一点是政府的信誉远强于一般老百姓,所以可以大量欠账来消费,也就是所谓的财政赤字。而随着供需缺口的不断拉大,政府的财政赤字也要跟着增加。

但政府的信誉也不是能长期透支的(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特例,这一点后面的章节会提到),赤字堆积到一定程度,政府信誉也会破产,可如果政府开始降低财政赤字,就意味着它减少消费了,靠财政赤字掩盖下去的供需缺口就会又冒出来……简单来说,凯恩斯主义其实就是把问题延后了,但在延后的同时,小问题不断堆积,最终就是一个大麻烦。轴心国们搞凯恩斯主义,最后便搞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。

美国的罗斯福新政,解决的是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,虽然供需缺口的问题依旧存在,但确实缓解了许多。苏联搞国家资本主义干得更绝,直接向“利润”下手,所以供需缺口的问题彻底给弄没了。说到底,在20世纪早期,美苏解决的都是社会分配的问题,而后来恰恰是这两家取代了腐朽的西欧,成为国际格局新的主导力量。不去解决社会分配问题,单纯靠政府投资来拉动发展经济,解决失业问题,是缘木求鱼,甚至可以说是抱薪救火——经济发展越快,财富越集中,产能与消费能力的缺口越大,社会问题就越严重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