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17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日期:2011-05-04 16:24:19

2、东北亚的“三国演义”

而在此之前的1945年,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南北两侧分别接受日军投降,以“三八线”为界,划分了各种控制区域。这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几乎就是两德分裂的东方翻版,美国人从上海把李承晚势力弄到了美占区;1948年4月在南朝鲜宣布建立“大韩民国”,苏联作为应对,给北朝鲜松绑,在同年9月建立了“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”。自韩国、朝鲜建国之后,两边就都宣称自己才是朝鲜的“正统”,而对方仅仅是“窃取”了国家名器的“伪政府”,与自己不共戴天。“三八线”上,双方你来我往,摩擦、冲突不断。两国政府都忙着整军备战,以图统一朝鲜半岛。而苏美两国,则基本算是安于现状,因此韩朝两方虽然天天都在摩拳擦掌但都很难真有什么作为。

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彻底改变了远东的战略格局。美国在中国内地的势力被彻底驱逐了出去——美国政府提出承认新中国的先决条件是,人民政府必须承认美国在华的特权,并且要替南京国民政府还欠美国人的债[1]。

[1] 抗战结束后,除了与苏联签署了极不平等的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之外,1946年11月4日,国民党政府“外交部长”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签署了后果更加严重的《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》。《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》共计三十条,六十八款。这里仅摘录其中两条:“三、缔约此方对缔约彼方之任何种植物、出产物或制造品之输入、销售、分配或使用,或对输往缔约彼方领土之任何物品之输出,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;但对一切第三国之同样种植物、出产物或制造品之输入、销售、分配或使用,或对输往一切第三国之同样物品之输出,亦同样加以禁止或限制者,不在此限。”这一条看似平等,然而中美生产力在当时存在天壤之别,这就相当于让刘翔和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同场“公平竞技”,最终的结局必然是美国货充斥市场民族工业荡然无存。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,于是对司徒雷登就只能说“别了”。某些人一直说新中国没有“法制”正是始于这里——毛泽东“赖账”是违反“国际法”的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