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5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9.为什么说“善用人者,为之下”?老子没有作出直接的解答,而把它归结于自然之道(实际上通本道德经只讲“事实”,不讲原因的)。然而根据道德经前面讲的“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高下相顷”等等定律我们隐约嗅到老子的不可告人的隐衷:之所以“为之下”,实际上是以退为进,委曲求全,为了更好地成为人上人而作准备的,而并非许多书呆子们理解的忍气吞声自甘下流无所作为!如果再结合一点心理学,我们就更能体会老子的思想了:优越感是人的一种本能,一种类似于蚕蛾扑火的生存本能。“要在人前显贵,必须人后受罪”,为了名扬四海脸上有光许多人是可以不辞辛劳苦苦奋斗的,或者说,“不蒸馒头争口气”,一个人的生存大部分时间是在跟别人比较和争宠夺势中度过的,正如项羽所说“升官发财还不衣锦还乡,你还等什么?!”如果能流芳百世受到大众的广泛赞誉,我哪怕忍饥挨饿奋斗至死也无所谓;但若是处处受人鄙视遭人唾骂,纵然吃着山珍海味,住着琼楼玉宇也没滋味!废话少说,言归正传。我们知道君主将帅和普通屁民的尊严实际上是不对等的(或者说是大众的心理预期就是这样,君叫臣死,臣不敢不死,名垂千古的大将军卫青在和皇上的姐姐平阳公主入洞房的那天晚上,两人鱼水之欢前他竟然下跪磕头叫她“主子”!),想象一下,如果你的同事或者徒弟说你是个人才,你当然会欣喜,但如果是你的顶头上司夸你是个人才,那感觉肯定是不一样了,现在再往上升,如果有一天你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董事长召见,他当众夸耀你的才干,说你人才难得,并“低声下气”地请你帮忙完成一项任务,你能不心怀感激而奋力工作吗?毕竟两个社会地位悬殊的人,当地位高者将赞美和犒赏投于地位低者时,低者的优越感会瞬间递增,而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他肯定也会有回报的冲动。实际上爱惜羽毛的领导和知名人士们“不太敢”公开夸奖一个人,因为“股市有风险,投资须谨慎”,万一这个人日后自甘堕落或无所作为,那他们自己的名声也会受到牵连;也正因为如此,屁民们受到领导的夸赞时往往会觉得莫大的恩宠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