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27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所有的往来信函、文武大臣奏章,改革的可行性研究,以及一些重大国事的否决,清太宗都喜欢先放到这峬峭的文馆中来,让这一帮博洽多闻文的秀才们先咀嚼一番。待大体的思路明晰了,清太宗才端出桌面让诸贝勒大臣与议。

后来,顺治、康熙、雍正诸朝,像南书房、军机处这样集权机构的最终确立,应该是清太宗这位壁立千仞的前辈,带给了他们无穷的想像空间。

当时,清太宗文馆的智囊团中,有许多的汉臣。范文程、宁完我、鲍承先、高鸿即为其中的佼佼者。

日期:2010-10-14 13:08:16

天聪5年。皇太极根据范文程、宁完我、鲍承先等汉臣的提议,开始建设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。

每部均以一名贝勒总理部务,其下设满承政二员、蒙古承政一员、汉承政一员。

六部的设立,使过去驰骛无绪的政事有了澄澈的分工,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。

六部虽由贝勒主持,但他们的一切行政作为,均必须是以文馆为枢纽,定期向汗王亲自汇报自己的。

这也使得汗王的行政管理,变得比过去卓著有效了。

崇德元年3月,清太宗设立都察院。

这是另一个直接对皇帝负责的,对全体臣僚行监察权利的职能机构。

清太宗鼓励这些作风峭拔的都察院鹰爪们说:“朕有不当的地方,你们直说无妨。诸贝勒若果废弃事业,偷安为乐,或朝会时轻慢懈怠,部臣隐瞒不报,你们要指名参奏。六部断事不公及审狱迟缓,你们也要察明向朕报告。……凡你们所奏,说得对的,朕立即批准照办;说得不对的,朕也不加罪你们。”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