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44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在引入了负人口和负领土的概念之后,我们再来看姚兴的作法。姚兴所割十二郡的完整版本在下一直找不到,就知道的其中四郡来看,全部地处今天的河南省南部,距离后秦的政治中心长安较远。而且这些地方在十六国时代,多数时候是晋朝领土,其民众并不太习惯异族的统治,对后秦的忠诚度估计很低,换句话说:这十二郡是后秦的负领土。

虽然是负领土,但若遇上如后来北魏拓跋焘那样的君主,也绝对不可能退让,因为负领土是可以转化成正领土的,纵然不能转化,也可以作为保卫正领土的屏障。但姚兴自柴壁之败后,显然进取之心已失,其国家战略转向全面收缩:放弃国力难以承受的边远地区,集中力量保护后秦核心区域,以减轻国家负担。

要证明这一点并不困难,因为这并不是姚兴唯一一次主动割地。就在第二年六月,南凉主秃发傉檀向后秦进贡了三千匹马和三万只羊,姚兴便主动将后秦占有的陇西第一重镇姑臧(今甘肃武威,前凉、后凉均建都于此,南凉得到姑臧后,也迁都于此)割让给南凉。我们固然可以用事后诸葛亮的观点,认为姚兴不敌刘裕,但无论如何,也不能认为后秦会不敌南凉。姚兴割姑臧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:姑臧城孤悬于外,几乎处于南凉和北凉的合围之中,一旦有变,守之甚难。

不过,姚兴的做法虽有一定道理,他却疏忽了一条原则:在生存竞争激烈的乱世中,你退一尺,则人进一丈!靠消极退让是不可能赢得长治久安的。这次外交博弈的结果,晋朝兵不血刃,就收复了十二郡土地,让刚上台不久的刘裕威望大增,大大加强了他的执政地位,今后不管是对外北伐,还是对内整合,都增加了不小的筹码。从这个角度上说,不管姚兴割地的动机是否纯正,他都可算刘裕的恩公之一,对刘裕一生的功业,助力着实不小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