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63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现有的兵力如何使用?有人提出建议:分兵把守从历阳到建康的各处关口,节节抵抗,让卢循军队每前进一步都要打仗,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拖延时间,等待后续的北伐军返回。但刘裕不愧为一代军事大家,马上敏锐地指出如此布局将带来的危害:“现在贼军人数众多,而我军能战的兵力很少,如果再分散到各个据点,则每处的兵力就更少,难以有效阻挠敌军的行动。而且因为刚刚经历豫章、桑落洲两次大败,城中军民的士气都很低落,所以只要有一个据点的守军被打败,把守其他据点的军队都会变成惊弓之鸟,势将不战自溃!”然后,刘裕提出自己的方略:“现在不如干脆放弃那些关口,将全部主力集中到石头城,再根据敌人的行动相机使用,既使敌人难以判断我军虚实,也不易遭受挫败。慢慢等到后续的援军辗转集结,再根据情况,调整部署。”

刘裕之所将兵力集中于石头城,因为这里的确是个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。据说在著名的赤壁之战前夕,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,与孙权共商联合抗曹的计划。途经当时还不起眼的秣陵县时,他对此地的山川形势大为赞叹:“钟山龙蟠,石头虎踞,真乃帝王之宅也!”后来的事实证明,诸葛亮的眼力的确非常好,在赤壁之战后不久,孙权就将东吴的大本营迁到了这里扩建城池,并以“建功立业”之意,将秣陵改名建业(之后这个地方改名改得不亦乐乎,先后用过建邺、建康、昇州、上元、集庆路等多个名字,直至改称南京。在历代南北对峙之时,南方王朝的首都多在此地)。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地势,孙权又在建业城西清凉山(又称石头山)上修建了屏蔽建业的军事要塞,即石头城。石头城以清凉山山体作为城基,陡峭的天然崖壁作为城墙,环山筑造而成,周长约三公里,西、北两面可以监控长江,南面可以扼住秦淮河口,地势极为险要。它对建业城(也就是此时的建康城)的重要性,类似于蒜山、金山之于京口。不过,到后来因为泥沙沉积,长江主航道不断收缩,江岸逐渐向西移动,石头城离长江越来越远,原有的地利优势渐渐丧失,到唐朝以后,石头城基本上被废弃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