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4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确实也有人直接挂印而去。但是同志们不要忘了,老朱的行事风格就是不按常理出牌,当他意识到这个问题时,马上匠心独具地颁布了“诽谤朝廷罪”和“戴死罪办事”,前者用老朱的话说就是“奸贪无福小人,故行诽谤,皆说朝廷命官难做”。后者更是明朝的一道奇观。很多犯罪的人过堂,上到衙门才发现当官的也戴着镣铐,和自己一模一样,后面还有人监视。被判死罪的官员先给下面跪着的犯人判死罪,自己再到朱元璋那里去领死。

现在大家可以想象王纲的境遇了。站在朝廷的立场,世有遗贤,肉食者之耻。王才子名气那么大,不去做官,你老朱同意,那些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文官们也不会同意。于是,王才子连《陈情表》都没来得及写,就被人带到了京城。据当地百姓回忆,王才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: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返。”

从此,再也没有人见过王才子。直到多年以后传来消息,王纲在广东增城征讨苗人的战役中光荣殉职。

日期:2010-05-13 15:57:17

◆ 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

王纲死的时候,王彦达只有16岁。命苦不能怨政府,他咬咬牙,用羊皮裹着父亲的尸体,将其背回了家。

烈士家属王彦达寻思着父亲为国捐躯,朝廷怎么着也得褒奖一番吧。然而,现实很黑很残酷,由于朝中无人,王彦达没有得到任何国家补偿,再加上王纲生前为官清廉,家无余财,深感“死个人都死不起”的王彦达差点准备卖身葬父了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