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27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中国古时有四条河流,它们不是汇入其它大河,而是自己直接流入海中,称为“四渎”:东渎大淮(淮河)、南渎大江(长江)、西渎大河(黄河)、北渎大济(济水)。这四条河流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极为重要,这里提一下,我们以后还会时常见到。但其中济水因黄河改道,到如今已不复存在了。

春秋之时,“河济”之南便是黄河与济水交汇处的南边,在如今的河南郑州附近。经济发达,交通便利,实为兵家必争的枢纽之地。而当时东有齐鲁,西有西戎,北有强晋,南有蛮楚,只有河济之南没有强大的诸侯国在那里,极适合迅速发展。

郑桓公闻听此言,立刻决定抛弃他三十多年苦心经营的郑地,将族人迁到河济之南。这位阳父对中国的地理研究实在透彻,挑的位置确实是好,三代兴郑,自此始。

令人肃然起敬的是,郑桓公的深谋远虑,为子孙族人做长远打算,并非贪生怕死,而是在安排后事。那场犬戎之乱当中,他毅然坚守镐京,最终殉城。但他临死安排他的儿子姬掘突护卫被幽王所废的太子姬宜臼东迁,保存周王室。

烽火起处,诸侯勤王;镐京覆灭,郑伯偕亡。由此可见,周公的礼制经过三百多年,忠君思想在西周末年已经开始深入人心,才有了郑桓公的义举。若非两代周天子将礼制自行摧毁,历史的发展轨迹还当真难说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