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25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一般认为,晚清的“清流党”分前后期,其中可以中法战争为界限。前期清流以军机大臣李鸿藻为首领,其中有张之洞、张佩纶、陈宝琛、黄体芳、宝廷、邓承修等人为主要人物;后期清流则以户部尚书、帝师翁同龢为宗主,盛昱、王仁堪等人是主力,后来又有志锐、文廷式等人参预其中,这些人在甲午战争前后因拥戴光绪而又被人称为“帝党”(与拥戴慈禧太后的“后党”相对应,这是后话)。另外,前期清流多为北方人,所以也有人称之为“北派”;而后期清流多为南方人,故也被称为“南派”。

在光绪初年,张之洞、张佩纶、宝廷、黄体芳四人被合称“翰林四谏”,在当时的政坛上锋头极健,为士人所瞩目。午门案发后,清流派激愤异常,决心一逞锋芒,讨个公道。张佩纶最先看到午门案的上谕,于是便告诉了时任翰林院左庶子的张之洞,张之洞又去找了右庶子陈宝琛,两人一商议,便决定分别上奏。

陈宝琛写了一折一片,指出护军是奉职行令,如此处罚将造成护军不敢严守禁门,以后太监只要说声“奉有中旨”,护军便不敢阻拦放行,势必造成严重后果。写好后,陈宝琛让人送给张之洞征求意见,张之洞觉得附片的口气太激烈,劝他不要上奏。这时,张佩纶来访,看了奏片后拍手称赞,连说不用可惜,于是陈宝琛便将一疏一片同时上奏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