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31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就在这时,有两个人相继离世,这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微妙的变化:一是光绪的生母、慈禧的亲妹妹那拉氏在1896年6月去世。那拉氏是慈禧和光绪之间亲情联系的纽带,有她在,慈禧总归是要给自己的妹妹一点面子;而且,一旦慈禧和光绪发生矛盾,那拉氏也可以充当一个调停人的角色。但那拉氏的去世,使得慈禧和光绪的矛盾立刻暴露无遗。二是恭亲王奕訢在1895年去世。以奕訢多年的威望,他不但是清廷中足以平衡各方势力的重要人物,同时也是慈禧和光绪之间的另一位重要调解人,他的去世也使得朝廷中各派势力开始重新洗牌。

在奕訢去世后不久,光绪便想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变法维新,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首席军机庆亲王奕劻后,又抱怨说:“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,我愿退让此位,不甘作亡国之君。”慈禧太后听了奕劻的转述后,愤怒的骂道:“他不愿坐此位,我早已不愿他坐之!”经过奕劻的极力劝说,慈禧太后才消了气,恨恨的说:“由他去办,等办不出看他怎么说!”

庆亲王回去后,却没有把慈禧太后大怒的事情告诉光绪,而只是轻描淡写的说:“太后不禁皇上办事。”光绪得到这个消息后喜笑颜开,于是在当年6月11日便意气风发地颁布《明定国是诏》,正式拉开了百日维新的大幕。

但是,变法的大幕还没拉开几天,慈禧太后便免去了光绪的师傅翁同龢的一切职务,将之驱逐回籍;与此同时,慈禧太后又任命了自己的亲信荣禄署理直隶总督。慈禧太后的决定既出人意料,也可谓是老谋深算:她将帝党首领翁同龢罢黜,这让维新派失去了一个家长和缓冲的余地;而任命荣禄则确保了其对京师的绝对控制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