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十二章:同类帝王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跟雍正同样被冤屈的帝王,还有商朝的帝辛也就是后人说的纣王,还有就是隋炀帝了,雍正亏了是离我们现在比较接近,要不然名声不会比他们好哪去。咱们就先看看这个商纣王,这个帝王被妖魔化的程度简直让人发怵。他叫子受,从小就得到父王的宠爱,从小天资聪慧,材力过人,也是个大力士,继位后更是注重农桑,社会的生产力空前发展,抵御东夷向中原扩张,把商朝的势力扩充到江淮一带,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,不过他也不可避免的犯了历代有本事帝王的错,就是有了点成绩,就骄傲自大,听不进人言,要说跟他像的人那就是项羽了,他们其实是差不多的遭遇,可是为什么他的国家那么强大就能让周朝给灭了呢?有人说这是苏妲己的过错,其实这就是大错特错了,人家苏妲己只不过是皇帝的妃子,只要皇帝宠爱就好了,你国家灭亡了怨在一个女人身上,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呢?其实商朝灭亡跟纣王的政策有关系,他启用奴隶做官,这可让商朝的那些贵族恨之入骨啊,你把那些贱民提拔的那么高让我等贵族给他们为伍,我们可就不答应了,其实我觉得是不是纣王成功了,中国就提前进入了相对民主的时代了呢?再有就是中央集权,后来传说纣王杀比干是为了挖他的七窍玲珑心,其实是错的,真正的原因是,比干威胁自己的王位。其实比干不是什么好鸟,再有就是无休止的扩充战争,使得自己国家难以消化,还有就是荒淫,咱们看看纣王的妃子不知道多少位,但是我们看看纣王的儿子就两位,而我们称颂的明君周文王的儿子就百位,其实中国历史是很耐人寻味的。我们一直有个误区,商朝的政策其实很开放,其实纣王很得商朝民众的爱戴的,并不是民不聊生才灭的国,相反周朝才是禁锢了人民的思想,加深了等级分化,著名的宦官就是起源于周文王。连我们的敬爱的**主席也很中肯的评价了商纣王,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,其实周朝的国力远不如商朝,就连周武王都称商为大国,而称周为小邦,关于他的事先笼统的说到这里,以后有机会再详细的说说。下面我们说说隋炀帝,先说他能成功的取代杨勇的太子之位就证明他不是等闲之辈,他当年亲率大军灭了陈朝,实行了南北统一,开创了科举制度,使得平民家的孩子有了出头之日,与突厥和契丹开战,都有所收获,修建大运河,就是今天我们都还在用,用现在的话就是功在千秋。大力发展各国通商,畅通丝绸之路,其实隋炀帝是一个很能吃苦的皇帝,打仗可不是享福呢,一路东征西讨,威名远扬,使得西域各国君主都臣服,就连后来的唐太宗都说,在大业年间,隋朝入驻突厥,兵马之强,不过有帝王以来一两代而已,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帝王为什么能让这么空前强大的朝代一命呜呼呢?主要还是他不注重团结民众,大运河需要劳役,迁都修建宫殿需要劳役,打仗需要征兵,即便是再强大的王朝也经不起这么折腾,我觉得他的本意是让自己的王朝更加强大,建立一个前无古人的大一统王朝,可是事与愿违,要说相像他和秦始皇有点一样,如果秦始皇再多活几年他同样也是亡国之君,都是不注重与民生息,急功近利,隋炀帝如果早死几年,那评价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,隋炀帝的弑父,淫母,那些个罪名都是后代给加的,不足为信。我们看商纣王和隋炀帝,他们的才华跟作为都不应该是亡国之君,可是为什么就能把空前强大的帝国折腾黄了呢?我看了一下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,军事上都是无度的扩张,刚愎自用,认为自己有才能救听不进别人的意见,后期都贪图享乐,都是被本朝的贵族乘虚而入,都是被后来的皇帝妖魔化,和后世不停的增加莫须有的罪名,以至于没有得到历史应有的评价,我们说他们是暴君还可以,但是说他们是昏君那就不对了,他们哪一个也是有建树的皇帝并不昏庸。我们再回来看看本书的主人公雍正皇帝,为什么他就没有亡国呢?正因为他知道民众的力量是无穷的,搞得诸多政策,都是于民有利,要不当年的罗卜臧丹增会不会灭了清朝,历史就要改写了,所以有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,就是人民才是一个朝代的顶梁柱,没有了人民的支持,不管这个帝王多么开明,多么强势,都是要亡国的。雍正皇帝沾光就沾在离现代近,清朝灭亡没多少年,好多文人没有机会给他多加罪名,就已经到了当代有好多人为雍正鸣冤,而前面所说的两个帝王,因为他们是亡国之君,况且他们朝代离现在太遥远,他们的恶名经过长时间的传唱已经根深蒂固,就是想给他们公平的评价,也需要时间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