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二十六章 看春晚“吐槽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第二卷第二十六章看春晚“吐槽”

如同咖啡加伴侣,看“吐槽”已经成为看春晚的标配,增添了更多的欢乐。从春晚先导片中自我吐槽的态度,就能看出冯小刚“找台阶下”的意图。马年春晚在全国观众的“吐槽声”中结束了,从第一届春晚至今,每年的春晚节目我是必看的,也因此有权在此“吐槽”一把。

让我们回头从第一届春晚开始再看看那些碎了一地的“槽点”。

上世纪**十年代,各类节目打造偶像,如今造星能力减弱,请当红演员抬人气,甭管老百姓如何评价央视春晚的质量,这每年一次的“中国年夜饭”,其造星能力不容置疑。如果没有春晚,赵本山、刘谦、费翔,可能都无法拥有今天的地位。

央视自1990年起评选“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”,据媒体对1983年至1989年春晚的报道,综合统计发现,春晚在创立初期造星能力较强,几乎每年都能有新的“人气王”诞生。但如今,这座“造星工厂”的产量呈下降趋势。

看春晚,不再是看它如何造星,而是在晚会上“数星星”。

上世纪80年代,每年都冒新星。对演员而言,能上春晚就是实力的象征。此前,几乎每年的春晚都能有些明星一鸣惊人,早期的宋祖英、蒋大为、董文华、宋丹丹、赵本山,都是在春晚上一炮而红。近些年,刘谦、邰丽华、“吉祥三宝”组合等也是通过春晚为人熟知。仅仅这一次的“成名”,却可以让这些演员受用终身。比如1986年的苏小明,一曲令人无限神往海军生活。还有从1987年的春晚火起来的费翔,出尽风头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