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华清池笼罩着紧张气氛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1936年12月12日凌晨,是扭转中国历史的时刻。

一时间,位于西安之东的临潼县华清池,成了举世关注的焦点。

华清池,坐落在临潼县城之南骊山西北麓,早在唐朝贞观十八年(公元644年),便于此建汤泉官。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其名作《长恨歌》中,便写及杨贵妃沐浴华清池的情景:

春寒赐浴华清池,

温泉水滑洗凝脂。

侍儿扶起娇无力,

始是新承恩泽时。

1936年10月22日,从南京“避寿”而来西安的蒋介石,住进华清池,把那里作为行辕。行辕,即行馆、行官。10月29日,蒋介石东赴河南洛阳“避寿”,然后于12月4日上午又住人华清池。

那时的华清池,共有八间客房。其中五间在院内东南隅,依山临水,人称“五间厅”;另三间在东首,称“三间厅”。

朱柱、青瓦的五间厅,在绿树掩映之中:一号房成了侍从室,二号房为蒋介石卧室,三号房是蒋介石的办公室,四号房为会议室,五号房则为秘书室。这样,五间厅便成了行辕的中枢。四周,宪兵和蒋介石的侍卫严密警戒着。

那里,原本没有电灯。为着蒋介石的到来,在那儿安装了一台发电机,使五间厅及其四周有了明亮的电灯。

蒋介石与毛泽东不同的是,他每天记日记,即便是在西安事变那生命攸关的日子里,依然记日记。他曾依据日记口述,由“文胆”陈布雷捉刀,写出《西安半月记》一在此前不久,他五十大寿之际,亦由陈布雷为之代笔写出《报国与恩亲》。毛泽东与之截然不同,他几乎不发表这类文字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