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12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太仆丞河东人张敞上书刘贺劝说道:“孝昭皇帝早逝,没有儿子,朝中大臣忧虑惶恐,选择贤能圣明的人承继帝位,到东方迎接圣驾之时,唯恐跟随您的从车行进迟缓。如今陛下正当盛年,初即帝位,天下人无不擦亮眼睛,侧着耳朵,盼望看到和听到陛下实施善政。然而,辅国的重臣尚未得到褒奖,而昌邑国拉车的小吏却先获得升迁,这是个大过错。”刘贺不听。

刘贺还私自拜祭先父昌邑哀王髆。“祖宗庙祠未举,为玺书使使者持节,以三太牢祠昌邑哀王园庙,称嗣子皇帝。”昌邑王刘贺是以侄子的身份过继来接昭帝的统嗣,在皇位缵序中,他已是昭帝的嗣子,应割断与昌邑一系的昭穆关系。然而刘贺称帝后却公然自称为昌邑哀王刘髆儿子,不仅仅是个言而无信的问题,主要意味着刘贺明显要否认与昭帝上官皇后的母子关系,暗示着他对昭帝时期霍光专擅朝政格局的不满,这就涉及到了政治斗争和路线问题了。

刘贺做了“变易节上黄旄以赤”的事。节信是代表皇帝授权传令的一种东西,汉朝节信本来就是纯赤的,汉武帝时卫太子作乱,汉武帝因为卫太子手中执有节信,所以把节信上的旄改成黄颜色的,使卫太子手中执有的节信失效。刘贺也变易节信,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调兵符信,收夺为霍氏独掌的调兵权。

后来刘贺被废后,他手下的那些昌邑旧部以“亡辅导之谊”而遭霍光悉诛之时,号呼市中,说 “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”。汉书上记载的那“当断不断反受其乱”的话,不为资治通鉴所取,这句话从刘贺的身边人的角度非常容易理解,这些助纣为虐的人最大的忌惮就是霍光,如果剪除了霍光,再就没有人可以对刘贺做出直接的批评了。在昌邑被废数年之后,刘贺与原豫章太守属下的一个小吏孙万世有往来。有一天,孙万世问刘贺:“那一年被废黜时,你为什么不坚守宫门不出,杀掉大将军?为什么听任人家夺掉你的玉玺呢?”刘贺答道:“是啊,我当时失算了。”昌邑群臣之所以号呼市中,昌邑王之所以悔言“失之”,皆因未能把握时机,不曾“早杀光等”,反而为霍光抢先得手。由此可推知,昌邑即位后,便密谋了铲除霍光等人的计划,而政治嗅觉格外灵敏、心腹遍朝野的霍光对此早有察觉。这才是使霍光决心废黜他的最根本原因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