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187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阳明先生说:“先前的儒家学者(指程朱)解释‘格物’为格尽天下之物的意思。天下之物又如何去格呢?并且说‘一草一木亦皆有理’,现在如何去格(草木的理)?纵然能格草木,又怎么能返回来‘诚’自己的意呢?我将‘格’解释为‘正’的意思,‘物’解释为‘事’的意思。《大学》中所说的‘身’,就是指耳、眼、口、鼻、四肢。想要修身,就是要眼睛‘非礼勿视’,耳朵‘非礼勿听’,嘴巴‘非礼勿言’,手足四肢‘非礼勿动’,要修这个身,身上又如何下得去功夫呢?心是身的主宰,眼睛虽然能看,但是指挥眼睛看的是心;耳朵虽然能听,但是指挥耳朵听的是心;嘴巴和手足四肢虽然能说话和行动,而指挥说话和行动的是心。因此想要修身,先要理会自己的心体,常让自己的心体廓然大公,没有一点儿‘不正’的地方。只要主宰一正,就能开窍在眼睛上,自然没有非礼的视;开窍在耳朵上,自然没有非礼的听;开窍在嘴巴和四肢上,自然没有非礼的语言和行动。这就是为什么说修身在于正其心。但是至善是心的本体,心的本体哪有不善的呢?现在想要正心,本体上又有什么地方可以下功夫呢?必须就心的发动处才可以用上力气啊!心的发动处不可能没有‘不善’,所以就在(‘不善’之意升起的地方)下力气,(这)就是在做‘诚意’(的功夫)。如果一个念头升起落在了喜好‘善’上,就踏踏实实地去(履行)喜好‘善’(这个念头上);一个念头升起落在了厌恶‘恶’上,就踏踏时时地去(履行)厌恶‘恶’(这个念头上)。意所生发的地方,既然没有不诚,那么其本体怎么会有不正呢?所以说想要‘正心’,就要做到‘诚意’,功夫用到诚意上,才有实际的着手处,但是诚意的根本,又在于‘致知’。就是所说的‘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’。这就是我心里良知(所在)之处。但是,‘知道’了善,却不能依着自己的良知去做;知道了不善,却不能依着自己的良知,不去做(克治‘恶念’的功夫)。那么这个良知就被蒙蔽了,就是不能‘致知’了。我心中的良知既然得不到扩充到底(的落实),那么心中虽然知道喜好‘善’,却不能切实地去喜好;虽然知道厌恶‘恶’,却不能切实地去厌恶‘恶’。如何能做到意诚呢?所以说‘致知’是做到意诚的根本。但也不是凭空地去‘致知’,‘致知’要在实事上做(具体的)‘格物’功夫。比如意在为善上,就在(意念所在的这件事上)去为,意在于去除恶上,就在(意念所在的这件事上)不去为恶。去除恶,固然是‘格’不正的念头以令其归于正;为善,则是指不善的归之于正,也是将不正的‘格’为正。这样一来,则我心中的良知就没有私欲蒙蔽了,得以将良知扩充到极点,然后意所生发的地方,喜好善去除恶,就没有不诚了。诚意功夫的实际下手处在于‘格物’。如果这样去格物,就会人人都能做得来,(《孟子》中说)‘人皆可以为尧舜’,原因正在这里。”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