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55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黄道周现在对郑芝龙拥兵自重、挟制朝廷的作法,已经到了“是可忍,孰不可忍”的地步。

“谁说文人不能整军经武?”他渴望自己这次能够带笔从戎,为君解忧,为国立功!

隆武帝感动之余,欣然同意。马上拜黄首辅为大明督师,让他先组建一支自己的队伍。

首辅外出督师,崇祯朝有杨嗣昌,弘光朝有史可法。

杨嗣昌外出督师时,崇祯帝给了他调动全国人力、财力、兵力的权力。

史可法外出督师时,弘光帝也给了他调动江北五镇兵力和使用江南江北钱粮的权力。

黄道周外出督师时,隆武帝能给他的,却只有几百张空白的“委任状”。

但黄老夫子竟凭着这些“委任状”,跑回家乡,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内,拉起了一支三千人的“人民子弟兵”。

这支“子弟兵”,什么人也有,农民、工人(手工业者)、儒生、小商贩、船夫,大家仅凭着一股报国的热血,便聚在了一起。

这支“子弟兵”,什么武器也有,大刀、长矛、鸟铳、弓箭、锄头,但更多的是,是家中常用的扁担,因此这支军队又被大伙呢称为“扁担兵”。

一心想效仿大儒王阳明,为国家做点事情的他,忘记了自己的年龄、自己的实力。

王阳明先生涉足军界时,正是年富力强的四十多岁,手中拥有的,是一支有模有样的正规部队。

而今天的黄老夫子涉足军界时,却是早已过了花甲之年,手中拥有的,是一支毫无训练、毫无作战经验的“扁担兵”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