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正文 第159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日期:2012-02-24 09:56:29

历史的细节其实最有价值,看王濬的自辩书,简直是一部精彩的小说,把那个时代人和人之间争夺利益无所不用其极的嘴脸勾画殆尽,这是史官们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也写不好的,二王争功就象发生在我们时代里的事一样,抬头看看我们周围,王浑这种人难道不是到处都是吗?

王濬在南京没捞到什么好处,王浑倒是大发横财,这点是很显然的,问题是朝廷为什么不追究王浑?

估计大发战争财大发国难财在那个时代很普遍,比如说前面说到的石崇,当荆州刺史的时候,就常常派亲兵去拦路抢劫富商,很合法的抢劫,就象现在公路上的收费站。其次,王浑家实际上也是外戚,势力很大,王濬只是一个地方官,家世也就一太守,追究王浑,风险比较大。再次,中国法律总是维护原告,所以中国到处都流行恶人先告状。

节点2还剩下最后一个关节点:二王差点火并南京城。

起因是王濬不听号令,大摇大摆地进入南京城,更可气的是他还私自接受了孙皓的投降,王浑咬牙切齿,一定要报复。

换了谁都会生气,妈的,老子在南京外围蹲坑这么多天,你他妈的没发一枪,一来就抢了我的大功,而且还是在我的领导之下,不捏死你还有天理吗?

中国人报复比他地位低的家伙,最为积极,即使地球爆炸,粉身碎骨前最后一句话一定是:“老子和你到地狱里接着干!”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